文章詳情
衛計委加強打擊力度 19家醫院暫停“**細胞**”
日期:2025-01-07 10:42
瀏覽次數:423
摘要:
近期“**細胞**”技術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5日,國家衛計委發布消息稱,已召開關于規范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管理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違規醫療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同時,根據此次會議重申的內容,自體**細胞**技術在2015年施行*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致電國內30余家曾宣傳開展“**細胞**”的醫院,其中過半數醫院表示目前已暫停相關的**項目。
“**細胞**”的政策演變
從20...
近期“**細胞**”技術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5日,國家衛計委發布消息稱,已召開關于規范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管理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違規醫療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同時,根據此次會議重申的內容,自體**細胞**技術在2015年施行*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致電國內30余家曾宣傳開展“**細胞**”的醫院,其中過半數醫院表示目前已暫停相關的**項目。
“**細胞**”的政策演變
從2009年至2015年,有關自體**細胞**技術的政策歷經數次更迭。
2009年3月,原衛生部以規范性文件形式印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明確將醫療技術分為三類,對第三類醫療技術實施準入管理。這個《辦法》中規定,“第三類醫療技術**應用于臨床前,必須經過衛生部組織的**性論證和倫理審查,以及技術審核。”
兩個月后,原衛生部辦公廳發布《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包括“**細胞**”在內的自體**細胞**技術位列其中。
據北青報記者觀察,隨著上述政策的出現,“**細胞**”這項技術,也在各大省市醫院迎來“井噴期”。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曾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對國內12個省市“**細胞**”的臨床應用情況進行調研。調研數據顯示,12省市中已開展細胞****的有150家醫療機構。同時,“從所調研的情況看,各醫院、各地區**細胞**的收費標準不一,每個療程平均費用在2萬元左右”,且“有一半的被調查省市CIK、DC-CIK**已納入醫保”。
但是,在2014年8月,衛計委在回復一名醫生的申請書中提到,“(目前)尚無經我委批準開展自體**細胞**技術的醫療機構。”
直到2015年,“限制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2015版)”名單出爐,自體**細胞**技術被歸類于臨床研究項目,不能進入臨床應用。
多家相關醫院網頁已無法訪問
在學術期刊網上,北青報記者檢索發現,與“**細胞**”相關的期刊論文數量眾多,數據顯示,僅2016年已發表相關論文599篇。多篇論文中評價稱,細胞****法是“腫瘤生物**新的發展方向”,或是“有望成為中國腫瘤精準醫學**的重要突破口”。
論文作者的所屬機構,主要為國內應用“**細胞**”的各大醫院或實驗室。其中,重慶市腫瘤研究所生物**血液腫瘤科、遼寧省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等多家醫院科室曾與“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機構”一欄共同出現。
按照論文作者的所屬機構,北青報記者梳理出一份涵蓋了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吉林、沈陽、昆明、蘇州、常州、鄭州、汕頭等地的34家從事“**細胞**”研究的醫院和實驗室,其中包括9家**醫院。
通過對這34家醫院的名稱進行檢索,北青報記者發現,他們都曾宣傳可進行“**細胞**”,其中一些醫院還設有生物診療中心。但在昨天已有不少醫院的網站無法進行訪問。
19家醫院稱暫停“**細胞**”
根據這份名單上的34家醫院和實驗室,北青報記者通過電話咨詢得知,除15家無法取得聯系或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外,其余包括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第三軍醫大學腫瘤生物**中心、沈陽**總醫院腫瘤科在內的19家醫院或實驗室均明確表示,以前曾開展“細胞****”,但目前暫不開展。
至于暫停細胞****的原因,11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或“現在管得嚴,不能做”,6家醫院的工作人員明確指出“由于接到衛計委的通知,目前暫不開展細胞****”,1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正在檢修設備”,還有1家醫院的工作人員稱“*近實驗室太忙”。
北青報記者以患者身份向第三軍醫大學腫瘤生物**中心的工作人員咨詢時,對方表示,“原來有做(細胞****),但現在情況比較特殊,這段時間不能做。”對于何時能夠恢復該項目,對方回復稱:“要看國家之后的政策怎么說。”
此外,醫院工作人員在電話中提醒稱,“現在對這個東西有爭議,你自己了解一下。就算要做,我們這邊也要評估患者的病種、身體狀況和血液條件。”隨后,該工作人員索要記者的聯系方式,稱以后有消息時將盡快通知到患者。文/本報記者 張雅 邢穎 實習記者 ** 供圖/視覺中國
新聞內存
疑問一**細胞療法為何被廣泛應用
根據國家衛計委5日發布的官方通報,自體**細胞**技術在2015年施行的*新規定中,屬于臨床研究,不能進入醫療臨床應用。然而,在2015年這項新規定出臺之前,自體**細胞**技術已經廣泛進入了醫療臨床應用。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檢索到了多家提供DC-CIK細胞療法技術支持的生物科技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山東、廣州等城市。例如北京榮世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官網中介紹稱,“公司現主要開展再生細胞**的研發及腫瘤的自體**細胞技術服務。公司已擁有各種細胞的分離、培養、檢測、鑒定和保存技術,自體DC、CIK、DC-CIK細胞制備技術;并已和武漢市及周邊地區多家**醫院合作開展腫瘤的自體DC、CIK、DC-CIK細胞****項目。”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張曉東告訴北青報記者,“制備DC-CIK細胞在技術上并不難,但只能用于研究,不能用于醫療收費項目。不過,據我了解,一些縣級的醫療單位也在做DC-CIK**。”
2014年10月,《中國醫療生物技術》期刊上曾刊登了一篇研究“我國**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現狀”的論文,其作者對12個省市的醫療機構展開了調研,結果發現150家醫療機構已開展**細胞**,其中*常用的是CIK,其次是DC-CIK。此外,開展DC-CIK**的醫院中有37.5%是與公司合作開展的。
疑問二**細胞療法為何被納入醫保
公開報道顯示,2007年,國家發改委、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關于細胞****酌情收費的通知,**將**療法的價格納入監管范圍。2012 年,國務院通過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將抗腫瘤**、**性疫苗、細胞**等列為重要發展和重點支持的產業,國家醫保體系也將細胞****技術納入醫保報銷的范疇。
記者發現,在2012年版的《國內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中,細胞****的項目編碼為KND48101,計價單位為每次。而據媒體報道,納入醫保的省市區至少包括河南、貴州、陜西、浙江、遼寧、福建、山東、山西、湖北、新疆建設兵團、內蒙古、黑龍江、廣東,報銷比例從50%到80%左右,*高的接近90%。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張曉東對此表示,“**細胞療法包含的項目有很多,DC-CIK療法只是其中之一,DC-CIK確實對實體瘤沒什么效果,但生物**細胞療法中的一些其他項目非常有前景,所以不能籠統地說生物**細胞療法是錯的。”